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12-26 23:27:05   浏览次数:763  栏目:初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5.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6.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8.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明确: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9.了解本文多种抒情方式。 
  三、课堂小结: 
1.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来自www.quxue6.com网!http://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教案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