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34 浏览次数:443次 栏目:高三语文教案
【考情大视界】
1、考纲解读
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种文体,综观历年高考试题,主要以散文和小小说为主。因为这一部分的文本一般为千字左右,这一长度对戏剧来说文字太少,对新诗来说不好拟题,所以散文和小小说的阅读应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和对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一样,《考试大纲》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也包含三个方面九个考点的内容,但会因体裁不同而各有侧重。
2007年新课标考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供湖南考生参考。①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②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③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④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并明确规定为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个能力等级考查,说明如下:
(1)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级)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D级)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能力层级为F级)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综合性强,考查目的明确,取材广泛,题目灵活,题型多样,试题有一定难度。分值在全卷中所占比例较大,容易拉开档次,应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2、命题预测
(1)纵观近几年,特别是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散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但散文仍是考查材料的主打。前几年许多省市都不约而同地青睐于散文,除2004年辽宁卷选择的是(黎巴嫩)纪伯伦的《认识自我》是小小说外,2004年至2006年其他省市的选文全部都是散文。2007年,湖北卷选了当代军旅作家杨闻宇的一篇小小说《日月行色》,海南、宁夏卷选了古代小说节选《林冲见差拨》。2008年,同时有4个省市考查了小说阅读。但由于散文具有语言凝练优美、内涵深厚丰富、情意醇厚绵长、篇幅短小精悍、手法灵活多变等特点,实在令命题者难以割舍。因此,2009年高考,散文依然还会是选材的主体,但小说类文本也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第二,依然内外兼顾,境外作品有所增加。在全球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尤显重要,外国作家的优秀作品进入高考试卷会成趋势。2006年,浙江卷和湖北卷选择了外国作家作品,虽然2007年无一例外全部选择了国内作家作品,但2008年外国作家作品又有所回升,4套考查小说的试题,就有3套使用的是外国小说。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可轻视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评价。
第三,阅读资料越来越注重当代性,当代和近年发表作品明显增加。2007年,使用现代语料的,仅湖南卷(使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