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895次 栏目:小学美术教案
第10课 我的老师
新课标思想:
1、本课是“造型•表现”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结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加强尊敬师长的意识,学习用线表现老师不同角度的神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在造型中体验乐趣。
2、本课在学习方式上比较开放,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图书馆查阅名师的相关资料、欣赏他们的画作及教育成果;再去实地写生,了解生活中老师的神态特征,让学生与自己的老师拉近距离,也可在教室内欣赏、临摹。
3、本课在学习内容上也比较自由,可根据条件而定,但总的原则要让学生接触老师不同的角度进行表现,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及结构比例。
教材分析:
第20页主要让学生欣赏《叶浅予像》及老师正面和侧面照片,欣赏老师头部不同角度的线造型特点。第21页主要展示了学生对老师的观察、写生过程及部分学生作品。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认识人物头部的造型特点,感受线造型的美感。
应会:会运用各种各样的线表现老师不同角度的头部特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表现老师的形象,培养学生爱师、尊师从而爱校、爱教的意识。深入学习自然界中线造型的表现形式与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人物头部造型特点,体会美感。
难点:表现老师正、侧面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神态特征。
学习材料:
各种纸张(色卡、素描纸等),各种人物线造型图片,名师线描作品等。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人新课
人物画法导人 教师放录像资料
——画人物的各种方
法,提问题:你对哪种方法感兴趣?你能简要说说这种画法的特点吗? 学生带问题观看后自主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了解画人物的不同方法。
2.讲授新课
(1)欣赏同龄学生作品,启发创作意识。
(2)研究课本内容。
(3)分组定位
今天作业内容。 提出欣赏问题:你觉得自己想画一幅什么
样的画?
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课本内容。
教师不做统一要求。 学生边欣赏边自由讨论。
学生根据本组绘画水平自定义作业内容后向老师说明情况。 补充学生的
感官资料,启发
学生创作灵感。
培养学生自
主选择的能力,
根据自己情况适
度安排作业。
3.学生艺术实
践 教师辅导。 学生实践练习。 培养学生绘画实践能力。
4.讲评作业
(1)展示作业
情况
(2)师生共同
评价 教师将各组作业分别展示。
提出学生在本课存在的问题,引出“如何解决”这一论点。 学生分组评述本组作业优缺点。
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讨论解决。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 我的老师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观察不同老师的形象,基本上能用线条表现出老师,但学生的绘画技巧、绘画能力需要提高。
第二节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观察老师的五官特征,学会写生的基本方法,为老师画一张写生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1、 老师的脸型和五官特征的把握。
2、 把握特点进行大胆的夸张。
材料准备: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具准备情况。
二、 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都画的很好。下面观察一下老师长的什么样子,给老师画一张像。
三、 讲授新课
1、看课本上的图画,观察同学们的作品,看他们是怎样表现老师的。2、介绍人物写生画的画法。
A勾出人物的脸型特征(国、申、由、甲、目、瓜子型等)。
B找出老师的五官特点,发式特点,进行大胆的渲染。
C颜色的搭配。
四、学生进行写生,教师做模特。
要求学生按老师说的步骤进行写生。
五、展示:
作品完成后,把自己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用不干胶,粘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共同评议,看那一位同学画的最像老师,画出了老师的特点。
六、课堂总结 总结作业中的好地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老师的看法。
教学反思:学生经过这节课的练习,能较好的运用线条表现老师。
第11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
课时:1课时
新课标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地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因此,这节课也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北京版四年级第八册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