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895次 栏目:小学美术教案
3.组织学生讨论:
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
作业。 它们是绿萝、龟背
竹、芦荟……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食用、药用等作用。叶子的姿
态自然、形态各异……
同学们进行分析:
叶子前后遮挡,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形态上有不同
讨论: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作品讨论:
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对你有
什么启发?
学生观察思考。
明确作业要求。 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美感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形态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画家的表现方法。
解决教学难点。
学生动手
实践 教师用线演示植物
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
察线如何变化、穿插等。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画面布局。
植物特征的表现。
线的疏密、虚实变
化。 分头画植物写生。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线造型的能力。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评价能力。
拓展 展示几幅用其他方
法表现植物的学生作
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
进一步写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板书: 我们身边的植物
教学反思:通过欣赏,了解植物的特点,能用线描的方法表现植物的大致特征。
第12课 画水果
新课标思想:
写生是练习色彩的好方法,静物写生是绘画练习的常用形式,它能不受时间的限制,让我们能用较长的时间,仔细地观察和刻画对象来提高我们的绘画表现能力,抒发我们的感情。
此课的设计,是在学习色相的基础上,用水粉画一幅水果写生画,使学生直接观察水果在一定光线和环境中的色彩变化,让学生感受色彩的无穷变化,感受色彩变化的美。学生画写生,仍然是侧重培养色感,不要太苛求形象,要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大胆下笔,把自己看到的颜色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学习色相知识。
应会:用水粉表现一幅水果写生画,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色彩写生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习色相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水果色彩的变化。
教学难点:
构图时水果大小、形的变化以及水果的特征。
学习材料:
教师:水粉、课件、实物投影、范画、水果等物品。
学生:水粉、图画纸、调色盘、毛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做好准备,安排好座位。 准备学习用具。 稳定情绪。
导入新课 出示色卡,并把它们组成色相环。 学生直呼它的名字。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色彩的相貌叫色相。
看书第24页的
“小知识”。
欣赏第24页塞尚作品《苹果和橘子》,说一说这幅作品的构图和色彩。
提问:认真观察桌上的静物,说一说静物里都有什么水果?水果间的关系是怎样组合的?如何表现出对水果色彩的感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北京版四年级第八册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