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九,
2、探究本文主题,感受小说魅力
第三课时
一、研读最后两段:
1、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本文写于1921年1月,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愿望因而“茫远”了。
3、“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4、“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文末的景物描写是不是表现“我”对故乡的过去的留恋?
此处的景物描写象征着“我”所向往的理想的美好生活。
二、本文主题的探讨
1、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2、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3、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4、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三、请学生小结:
1、仿照下列句式说话:我认为 是造成故乡景物衰败、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
2、本文在人物刻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
1、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2、阅读经验积累:欣赏小说,要学会分析人物,因为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时,不妨写一写人物小传,这是一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分解,再从局部分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才会成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才有可能成为个性化的阅读。 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九》,来自www.quxue6.com网!http://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