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睢不辱使命》教案一,
唐睢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一场斗争也表现了唐睢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
在文章中,唐睢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6、再次齐读全文,连贯、完整地感受整篇文章。
五、拓展延伸
1、思考、讨论:唐睢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的精神,在这们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睢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七、布置作业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2)课后练习2
明确: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也: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的意思。
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
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哉: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
4、技亦灵怪矣哉 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5、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7、与臣而将四矣 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8、泯然众人矣 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3)课后练习3
明确:
①易:交换。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②虽然:既便如此。既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③徒:只。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睢不辱使命》教案一》,来自www.quxue6.com网!http://www.quxue6.com
上一页 [1] [2]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睢不辱使命》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