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2:56:20 浏览次数:637次 栏目:营养食谱
烹饪怎样美味又营养
有不少主妇很讲究营养,却不擅长烹饪,有的是厨房的好手,却又不懂如何科学烹饪。冬令滋补受到很多家庭的推崇,但不知滋补首先要食补,食补又要从科学的烹饪开始。
营养专家说,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单独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不仅如此,大多数食物经过加工、烹调和贮存,还会损失许多营养成分。所以,不但要注意食物的外观和味道,更应切记科学合理烹饪,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中营养的流失。
主食:巧妙加工
米类
以煮、蒸的烹饪方法最好。有的人喜欢捞饭,弃米汤造成营养损失很大,把大米放在蒸笼上蒸,米汤流入蒸锅内造成营养素流失的方法也不可取。大米在烹饪前是要淘洗,然而营养素的损失与淘米时间和淘洗次数、用力程度有关。搓洗愈重,淘洗次数越多,浸泡时间越长,各种营养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就越大。所以无杂质、沙粒的优质米,应尽量减少淘洗次数。一般来说,大米经过淘洗,维生素B1损失率40%~60%,维生素B2损失率为23%~25%,蛋白质损失率约15.7%,脂肪损失率约40%,矿物质损失可达70%。所以,淘米时应根据米的清洁度适当清洗,切不要用热水浸泡。
面食
烹饪方法很多,有蒸、煮、烙、烤等,不同的加工加热方法,受热时间及温度的差异,造成粮食中营养素的损失也不同。一般做馒头、包子、烙饼等食物时,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损失较少,而炸油条、油饼,因油温高又加碱,可使维生素全部被破坏,高温烘烤也会破坏绝大部分维生素成分。
还有一种玉米面,不少主妇喜欢拿它做饼、粥等,玉米中维生素的含量一向较低,且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做玉米粥、蒸玉米窝头或者贴玉米饼时,在玉米面中加点小苏打,则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菜肴:科学烹饪
掌握菜肴科学、合理的烹饪方法很重要,有关专家提醒,
我们一般应掌握以下原则:
蔬菜要先洗后切。因为菜里含有多种维生素,都能溶解在水里,为了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带叶的菜如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菠菜等,可以先把根切开,让菜棵散开,再用水冲洗几遍,就完全可以洗干净了。根茎类的菜如萝卜等,瓜茄类的菜如西红柿、茄子等大部分是可以冲洗干净的。不过,也有个别品种菜在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如带刺的黄瓜、土豆等最好用刷子边刷边洗,切后当即下锅。因为蔬菜里含的多种维生素多半不大稳定,如果切碎的菜不及时下锅,蔬菜中的维生素便会被空气氧化,而丢失一部分。
菜炒煮时间不宜太长。炒绿叶菜,用旺火快炒可以少损失一部分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但也有例外,例如扁豆、四季豆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炒的时间要长一些,要炒熟炒透,炒到菜的本源颜色消失,吃时没有硬感,这样可以彻底破坏毒素。
水对菜肴极其重要。泡香菇的水用来做汤,做菜馅不挤菜汁都是保护食物中营养物质不受损失的有效措施。许多干货在烹饪前需要发制,水能使这些原料吸水润涨后变得松软、嫩滑,容易加工入味。做米饭时,将米浸泡后再加热,米饭易熟且更香。黄豆加工前用水浸泡,不仅易于烹饪,也易消化吸收。有经验的厨师利用水的导热作用,将油滑肉变成水滑肉,将油炒菜变为汤炒菜,将炒菜花变为鸡汤煨菜花,炒油菜改用鸡汤或肉汤焯制,味道鲜美又减少了炒菜用油,是制作菜肴时降低脂肪酸的好方法。
蔬菜的烹饪还应注意这些问题:即做菜时要尽量选用新鲜的,对能带皮吃的尽量不去皮;鲜菜水分足、营养素含量高,不少蔬菜皮里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吃新鲜的蔬菜可以获得更多的营养素。任何蔬菜都要洗净后再削皮和切片。应先洗后切,否则由于切口多,在洗涤时菜里的营养素流失会很严重。不要将切好的蔬菜放在水里浸泡,也不要长时间放置后再炒,如黄瓜,切碎后放置3小时,其所含维生素C损失高达40%~50%。
蔬菜:可以爆炒
市餐饮协会的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的食品如主食米饭、馒头、面条等,大都采用100℃左右的温度,同时从食品表面进入内部时还存在一个温度梯度,很明显,这比国
外一些国家食品烘烤的温度要低得多。而爆炒菜肴是短时间完成的,这种高低温结合的方式,不仅有益于保持食物营养成分不受损失,还能满足表面杀菌的需要,同时也能减少油脂的氧化。爆炒的菜除了爽口好吃外,由于瞬间高温、内部的温度低,因此是保持营养素活性的有效方法,温度梯度又可以使得菜品的成熟恰到好处,爆炒蔬菜可以呈现出甜味,说明淀粉的糖化温度适中。爆炒工艺是有利于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的烹饪方法。
但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爆炒不能长时间用火太旺,火太旺会损害健康。有关专家说,火太旺,不仅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构成,像维生素A、维生素E等在高温环境下会大量流失,而且外焦内生的食物对身体非常不利。旺火还会加快食用油的氧化分解,产生的油烟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刺激鼻腔和呼吸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蛋肉:合理烹饪
首先要遵循这些原则:鸡蛋忌久煮;炒鸡蛋忌放味精;咸肉、香肠、火腿忌煎炸;肉、骨烧煮中忌加水;烧肉忌过早放盐;熬猪油切忌用大火;酸性食物忌加味精;炒菜忌先放盐;忌使用反复炸过食品的油;炒菜油锅忌烧得过热。
烹饪肉类时,一部分营养素可溶于汤汁中,连汤带汁吃最合理。肉类的营养素随加工方法不同而损失不同。如猪肉油炸后维生素损失最多,蒸、红烧、清炖次之,炒肉损失最少。另外,炖肉、炖鸡最好用冷水,这样才能使可溶性维生素充分溶解于汤内。煮蛋和炒蛋营养素损失最少,炸鸡蛋造成的维生素的损失最多。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营养食谱,孕妇营养食谱,幼儿营养食谱,儿童营养食谱,生活常识 - 营养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