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34 浏览次数:543次 栏目:初一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
单元分析与提示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主题是信息传播。人类已进入计算机时代,信息的传播要求我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本单元中,我们将从《三个太阳》中了解中国女画家在南极的艰难历程,领悟南极精神的深刻内涵。从《录音新闻》中我们将读到报道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消息,展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现场实况的录音新闻,从《“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我们将亲历飞船航天员壮行的经过。从《新闻两篇》中我们能重温解放战争的伟大场面和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人心的时刻。读了这些文章,你将会倾听到时代的足音,你将会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些新闻作品,能激发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使命感和责任感。
2、能掌握消息的特点和基本常识。
3、学会消息语言的简洁、生动和准确性。
4、学习写规范的消息。
5、能熟练地进行网上阅读和写作。
6、能通过“荷”专题的学习,了解“荷”文化的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
教学设想
《三个太阳》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著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所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科学事业坚苦卓绝的奋斗的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的胆略。在教学中,拓展思维,学会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从而进一步认识女画家感悟南极精神的心路历程的形式进行。
《录音新闻》这则录音广播稿比较全面地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赞扬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战,为祖国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歌颂了党的领导。教学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真切地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这篇通讯,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航天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教学本文可以设计两个综合性问题“有哪些人来为杨利伟送行?他们各自态度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简短最动情的语言来表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真实地报道了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天堑的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命运。毛泽东这篇新闻有点有面,气势恢弘,可以让学生当回军事家,事先手画渡江作战示意图,并配好自己的解说词,就像一个将军向上级汇报战况一样。
1997年7月1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这一天,离开祖国10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这则新闻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说明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从新闻的主体入手,梳理新闻内容的阅读方法。课前收集有关香港历史问题资料的这一举措,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乐趣,更可以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的诵读欣赏为《七子之歌》,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一方面怀念和赞美祖国,一方面抒发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教读中,可采用诵读欣赏、整体感知、再读回味、学唱歌曲的形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写作“消息”,让学生能写一则消息,报道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能在老师指导下写一句话新闻。要求符合新闻的特点,即是对当今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具备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其结构也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缺一不可。结构形式,体现了一种“倒金字塔”式,按照“重要——次重要——次要”的顺序来写。
综合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学生能对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或国内外大事等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学会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进行读写和交流。
专题“荷”在阅读参考板块中,有咏荷诗五首,两篇文章,参考部分有《荷塘月色》、《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我爱藕有实》、《莲花与佛教》五大内容,学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和探究,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荷”这种植物,围绕荷,学生探究四大问题,学生可以深刻思考荷的审美价值。本专题通过五个步骤来完成:赏荷、涌荷、读荷、议荷、写荷。在专题荷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广泛地收集和整理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引导学生通过赏荷,领略大自然的神韵,生发美好的情趣,得到超然物外的情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三个太阳》 (两课时) 《录音新闻》 (一课时)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一课时) 新闻两篇 (两课时)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两课时) 《写作》 (两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交流》 (两课时) 专题《荷》 (两课时)
19 三个太阳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通讯,报道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科学事业艰苦卓越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文章构思巧妙,线索清晰。在组材时,没有逐年逐月地悉数照录女画家生活的全过程,而是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突出了各自的侧重点。本文修辞手法运用巧妙得体,如写南极的冰雪世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运用,描绘女画家眼中的南极冰原壮观,或生动形象,或情满行间,或深化中心,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tag: 信息 初一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