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

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

12-26 23:15:34   浏览次数:543  栏目:初一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
 1/10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文章的主要信息;
2、能认识女画家感悟南极精神的心路历程,深刻体会南极精神;
3、学会品位、感悟课文的语言,体会其中的妙处。
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认识女画家的感悟“南极精神”的心路历程,学习、体会“南极精神”。
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收集有关南极和南极考察队的相应资料。
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 教学内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认识女画家的感悟“南极精神”的心路历程,学习、体会“南极精神”。.
 教学设计
 导入新课
教师开场白:
有一个地方,它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在那里,一块钢块掉在地上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它,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在那里,风速常常达到每秒55.6米以上,远远超过每秒32.6米的十二级台风的风速;它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在那里,虽然终日为冰雹所覆盖,但空气里的水分却很少,降水量更是非常吝啬。
而它却充满了诱惑与挑战,一批又一批的科考队员来到这里,为它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付出了自己的热情,它,就是南极这块神奇的大陆。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三个太阳》,进一步去感受“南极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或者从板书课题,学生质疑导入;或者以作者介绍导入……)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 检查预习
(1)组织学生了解相关背景。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于12月26日5时胜利抵达南极洲。全体队员英勇奋战,只用了26天,就建起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同时,由72名科技人员对南极半岛西北部的广阔海域进行了综合性科学考察,取得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长城站现已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25座,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拥有较为完善的科学实验室。长城站每年可接纳约考察队员40名,度夏考察队员80名。
南极中山站是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时建立的。1989年2月26日建成并举行了落成典礼。
中国南极考察工作自1990年起由建站为主转入以科学考察和资源调查为主。
(2)读准下列加点字音,理解词义。
亘古 步履 呕心沥血 混沌 吞噬
翩跹 蓦地 蹙 粗犷 俯瞰
明确:(先请学生读并解释,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并且补充。)

 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语:通过预习,同学们对女画家的心路历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各部分,每一组各读一部分。思考:文章每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书,在书上圈点勾画并简要概括。
(2)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也可以老师指定发言)
(3)教师总结归纳:根据交流情况,适时点拨指导,明确要点如下:
一、女画家向往并争取去南极工作的经过及愿望实现后投放漂流瓶的激动心情。
(1—3)女画家乘坐我国“极地号”科学考察船,遇到八级风浪时的激动不安。(4—14)女画家经过百般要求,克服困难争取到了去南极的机会。
(15—16)女画家在临近南极前投放了一个漂流瓶。
二、女画家在南极的紧张工作和生活,及把对南极、对风暴、以及对南极人的观察和感受。
(1—3)踏上南极乔治岛的时间、所见和所感。
(4—13)女画家以自己的行为融入了“南极人”这个集体,并为南极人的精神所感动。
(14—20)女画家冲进暴风雪中,同战友们一起经受了狂风暴雪的考验。
三、女画家在长城站过生日以及她在长城站后山上的所见所思所感。
(1—6)队长和考察对员为女画家举行生日宴会。
(7—10)女画家在长城站后山顶上观察所见和下山时发现地球物理所的小观测所时的感受。
四、女画家为长城站精心制作了一幅壁画,画中的三个太阳给考察队员们留下了艺术想象的宽广天地。
(1)女画家在艰苦环境中吃苦耐劳,勤奋作画。
(2—7)女画家连续用六个小时,终于完成了长城站全貌的写生。
(8—13)女画家给长城站作画的原因和构思的过程。
(14—21)简介壁画的色彩,线条,手法所呈现的特色,和这幅画的丰富内涵。
(22)女画家登机离别南极时的依依不舍。

 走进人物
教师指导语:女画家作为探访南极的第一位中国女画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倾注了自己对南极所有的热情,她的精神让所有的人为她感动,她的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女画家。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依据并加以分析,并根据要求在稳重作好圈点勾画的评注,准备交流。
(2)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课文依据和自己的分析。
(3)组织全班交流评价,引导学生体会女画家身上所体现的南极精神。
(4)教师归纳总结:通过这篇通讯,我们可以发现女画家身上所体现出的吃苦耐劳、执着顽强的精神,充分显示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先组织学生自读勾画,再同桌相互交流,畅读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组织学生互评。教师鼓励大胆发言,提出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 心灵独白
教师指导语: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从而进一步认识女画家感悟南极精神的心路历程。
(1)每一小组各阅读一部分内容,揣摩当时女画家的心理活动,从而认识女画家感悟“南极精神”的心路历程。
(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全班总结归纳,适时点拨指导。
(引导学生对女画家从到南极一直到离南极个过程的心理过程进行全面把握,从而进一步领会“南极精神”的内涵。教师尽可能地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比较深刻、全面地把握人物的心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初一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