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一语文教案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2-26 23:27:05   浏览次数:713  栏目:初一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与提示
一、概述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目的是引导刚刚跨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愉悦地步入文学的殿堂。让学生从各方面感知文学的魅力所在——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都将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因而所选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四首》、有游记《繁星》、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文学画卷,但又各有侧重:
《为你打开一扇门》以优美的语言向七年级的新生阐述文学的特点、功能,加深学生对文学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亲近文学。
《繁星》通过展示作者不同时间、地点观察繁星的真切感受,使学生明白细致的观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冰心诗四首》充分展示诗歌的特点:形式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想象丰富,但也提醒学生丰富的想象要有现实中的物象作载体。
《“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使学生了解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古代寓言二则》以短小而精悍的寓言展示文学那丰富的内涵,教育学生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能欣赏名家的优美诗文,领悟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文章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
2、 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3、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懂得写作要有感而发。
4、投身“我爱文学”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尝试表达感情。学会合作交流。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主题为“亲近文学”,是学生跨入中学的第一单元,意在让学生感受、理解、亲近文学,所以读品是关键,教学还是较为“感性”比较合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文学语言的精炼优美。在诵读过程中去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者真实美好的情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从而积极主动地去“亲近文学”,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
学时安排:
《为你打开一扇门》 2学时
《繁 星》 1学时
《冰心诗四首》 2学时
《“诺曼底”号遇难记》 1学时
《古代寓言二则》 1学时
诵读欣赏 1学时
写作 3学时
综合实践活动 2学时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领会文章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反复诵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文学的内容及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萌生对文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扫除生字词。
2.尝试给自己喜欢的语句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致文学》部分。
学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关于门的故事,女主人每打开一扇门,总会在门里看见许多珍禽异兽,奇珍异宝。确实,门是神奇的东西。我们总是对门后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一旦打开必得一个新的天地。今天,我们将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通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什么门?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呢?
2.在无数关闭的大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经历,说说这扇门的重要性。
三、 交流活动
在作者看来打开这扇门会有怎样的收获呢?你有过类似的收获吗?请结合自身阅读经历来与大家交流。(学生阅读勾画,小组交流记录,全班交流,相互评价——教师可利用此环节自然地推荐阅读书目。)
四、精读品味
作者对文学是那么热爱,不由为它进行了一番真情的赞叹。请你选择6—10小节中你感受最深刻的小节,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结合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对此小节的体会。提示:可从用语、内涵、修辞等方面入手。
(小组进行交流学习,以便相互启发,全班交流相互评价,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五、 教师小结
文学——我们或许很久以前就与她相遇,且在不知不觉中与她相携走了很远。以后我们还将与她相伴一生。她的魅力真是无穷,每个人都读出了不同的感觉。愿大家能深深地爱上她,在她的天地里展翅飞翔。
六、 作业布置
1.运用文中优美的语句介绍一本你曾经读过的书,让同学们分享你阅读的喜悦。
2.把你喜欢的语段熟读成诵。
3.制定一下你本学期的读书计划,并能提醒自己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
2.朗读品味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文章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扫除生字词。
2.把自己在阅读中喜欢的语句尝试批注。
3.想想自己有没有看星的经历,把你的经历与感受描述一下。
学时安排:1学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星的经历呢?看来,星星、星空是倍受我们青睐。那,你是在什么情况下看星的呢?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我们来交流一下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繁星》,看看作者巴金遥望星空有怎样的感受。
二、一读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完成下表。
时间 地点 看星感受(文中语句)
第一次看星
第二次看星
第三次看星
写作顺序
概括主要内容
三、二读探旨
1.作者三次看星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感受的语句分析说明。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朗读作者看星感受的语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1] [2] [3] [4]  下一页

,苏教版七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初一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