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下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高二语文雨霖铃教案,
www.quxue6.com
三、诵读全词,整体感悟。
四、体验赏析,学习方法。
(一)赏画——感悟别情
1.出示三幅画,请学生找出其中最能体现本词“伤离别”主旨的一幅画,并说明理由。
2.请学生结合王国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一语分析本词上下阕的内容,体会上阕融情入景、虚实相生,下阕以情带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3.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
(二)诵唱——感受别韵
1.请学生阅读一段文字(选自俞文豹《吹剑录》)。
2.请学生听老师诵唱本词,感受其中的韵味;并简述与《送别》曲调、内容的异同。
3.请学生用自己觉得合适的音乐配唱自选词句。
(三)易词——品味别境
1. 出示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易词的几组词句,请学生分小组讨论优劣。
2.各小组派代表评说优劣,交流补充,品味意象的妙用。
3.请学生找出所列诗词曲(意境与本词相近或迥异)中的意象,并分析它抒发的情感与营造的意境与本词有何异同。
4.学生交流自选诗词中的任一意象,简述对应的意境。
(四)评说——赏析别艺
出示前人对柳词的评价,请学生释义并说说自己的见解。
五、情境诵读,拓展示例。
出示图画版故事,请学生对照诵读,在图文结合、眼口并用中体验词心。
六、自定专题,合作探究。
自选或自拟研究专题,合作探究,用课件形式交流学习《雨霖铃 寒蝉凄切》的所得。(参考专题:《雨霖铃 寒蝉凄切》之绘画篇、音乐篇、影视篇、言语篇、意境篇、家谱篇等。)
附二:
《雨霖铃 寒蝉凄切》教学设计之展示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主持人: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今天我们学习的柳永最具盛名的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就是一幅凄美的画。首先让我们有感情地一起来朗读这首词。
二、诵读全词,融情入声。
要求:注意节奏、韵味;声情并茂。
三、赏画析境,感悟全词的婉约画意美。
形式:设疑——讨论——点评
展示者:“《雨霖铃 寒蝉凄切》之绘画篇”专题研究组
过程:
(一)主持人:真是一首美丽的词,有请“《雨霖铃 寒蝉凄切》之绘画篇”专题研究组的同学来告诉大家他们发掘到的“美丽”的源头。
(二)绘画专题组:设疑——讨论——点评
1.谈画悟情,感受《雨霖铃 寒蝉凄切》之情真画美
步骤:
请大家联系全词给我们班的小画家所画的《柳永与恋人的别离图》拟个标题?——“执手相看”这一标题妙在何处呢?——如果要进一步渲染这幅“别离图”,我们可以选取哪些景和物作为背景呢?(开展讨论,抓住长亭、兰舟——船夫、江水、寒蝉四组,引导赏析,感悟铺陈写法的运用)——这是明代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插图(投影《唐宋词鉴赏辞典》中明代刊画),与这幅插图相比,我们还能补充哪些虚写的景? (再次开展讨论,抓住杨柳岸晓风残月、暮霭沉沉楚天阔引导赏析)——为何在词人的眼中仅剩下这些景物,而没有人?“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句又该如何理解?(讨论凸现“情真画美”)——诗词中的点题句,犹如人的眼睛,请找出这一句。(明确全词主题:“多情自古伤离别”)
2.易词析境,品赏“千古俊句”的独特魅力
步骤:
易词析境(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分别易词为:“今宵酒醒何处?芳草地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凄风冷月。”“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问为何看似寻常的这一句却被词评家冠以‘千古俊句’之名?”),感受柳永的创作背景,领略词句背后“仕途失意、前途无望的哀愁与绝望”及其突破时空限制对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情绪上的触动和情感上的沟通之妙。
四、择乐诵唱,感悟全词的凄婉音乐美。
形式:配乐选择、配乐词朗诵或配乐演唱
展示者:“《雨霖铃 寒蝉凄切》之音乐篇”专题研究组
过程:
(一) 主持人:柳永词的魅力除其溢满真情,还在于它的语言魅力。曾有评价说:“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下面就请“《雨霖铃 寒蝉凄切》之音乐篇”专题研究组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词的音乐美。
(二)音乐专题组请其他组听三段音乐(欢快的《健康歌》、激昂的《满江红》与缠绵的《梅花三弄》),从中选择一段和《雨霖铃 寒蝉凄切》的意境最匹配的音乐,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三)音乐专题组在全班共同的选择中诠释《雨霖铃 寒蝉凄切》(配乐词朗诵或配乐演唱,也可播放资料音乐),进一步感悟诗情。
五、评说比较, 感悟柳词用语的俗白细腻美。
形式:他说《雨霖铃 寒蝉凄切》、我说《雨霖铃 寒蝉凄切》
展示者:“《雨霖铃 寒蝉凄切》之言语篇”专题研究组
过程:
(一)主持人:作为北宋第一个专业填词的词人,历史上对柳永词的用语有很高的评价。对此,我们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之言语篇”专题研究组作了专门的研究。
(二)言语专题组点评柳词的语言特色。
1.他说《雨霖铃 寒蝉凄切》(如何理解冯煦在《蒿庵论词》中对柳词“自然”的评价?——对照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柳永词的语言自然、通俗,自有特色)
2.我说《雨霖铃 寒蝉凄切》(欣赏学生习作《自然筑就的美丽——《雨霖铃 寒蝉凄切》语言赏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高二语文雨霖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