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8:37 浏览次数:856次 栏目:高二历史
5 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人事自治 B.民主选举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通过本节内容及其有关知识回答:
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
②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文革”时期对民主法制又是怎样践踏的?
第27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实践,掌握其特定含义,理解它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的理论构架。
2.过程与方法: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和成功实践的科学分析,认识到它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也反映了港澳台同胞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预习思考:
1.列举台湾与祖国大陆几经分离与回归的史实。并分析当前台湾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怎样形成的?
3.香港地区是怎样一步步沦为英国的殖民统治的?中国是怎样收回香港地区的主权的?
4.请思考:“一国两制”与“台独”分子提出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有何区别?两岸对峙局面出现后,海峡两岸关系有了哪些新发展?
5.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主体知识
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
1.“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 而提出来的,在20世纪 年代中后期就有了雏形。
2. 年9月,全国人大委员长 在谈话中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 ”,这些原则后来成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20世纪80年代以后, 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在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 ,台湾和港澳保持原有的 不变,两种制度 ,这是实现 的必经之路。这样,完整的“一国两制”理论逐渐形成。
4. 年12月,全国人大 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 。在 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以法律规定,使“ ”有了宪法保障。
5. 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 上通过,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时机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中国 , 不断提高, 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日渐完善,为解决港澳问题指明了方向。
2.香港回归
① 经过
A. 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 》,确认中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 年 月 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同日,《 》正式生效。
②意义:洗刷了百年国耻,翻开了 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 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澳门回归
① 年4月,中葡正式签署了《 》,宣布中国将于 年 月 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② 年 月 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一重难点分析tag: 历史 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