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8:37 浏览次数:856次 栏目:高二历史
A.铲除封建因素,推行民主化改革 B.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C.引进先进的技术,并进行消化改造 D.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
5.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B.冷战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D.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6.20世纪60年代,某国驻联合国的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的美丽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大国和小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相互制约 B.小国在联合国取代了大国的发言权
C.小国的行动不受第三世界的制约 D.第三世界拥有发言权,但未能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现实
第31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掌握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理解掌握新中国在日内瓦和亚非国际会议上取得的外交成就。理解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概况和意义。理解掌握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原因、概况和意义。理解掌握新时期多边外交的原则及其指导下的外交成就和意义。理解掌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新发展及其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整体把握我国五十多年的外交发展历程,培养综合分析和认识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外交政策发展演变和外交成就,认识外交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预习与思考: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相比有何不同?
2.在谈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问题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毛泽东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试分析中国能够加入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
3.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联系中美、中日关系的演变,谈谈你的看法。
4.列举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对外交往取得的重大成就。
主体知识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外交政策
①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A.原因
a.新中国成立初,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处于 状态中。
b._____等西方国家却对新中国采取________态度。
c.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内容:包括“ ”、“ ”和“ ”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 。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提出:在同 和 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 年,周恩来接见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第二年访问 和 时确立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B.内容: 、 、 、 、 。
C.意义:标志着 ;它超越 和 的差异,其 和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 的基本准则。
③“求同存异”的方针。
2.以独立姿态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①初期建交情况:1949年,______首先和中国正式建交,其后一年中,中国就同___个国家建交。
②日内瓦会议: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 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③亚非会议: 年,在 举行的国际会议,以________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________的方针,推动会议在________的基础上达成了________原则,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取得了 的成就,会后,中国与更多 国家建立了外交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一重难点分析tag: 历史 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