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8:37 浏览次数:856次 栏目:高二历史
7.“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香港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①社会主义原则 ②祖国统一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第七章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9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运用教材图表等材料论证文字材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
2.过程与方法:分析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和平意义与国际意识。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预习思考
1.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是什么?“冷战”对峙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推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除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新民族独立国家分别又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如何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相互关系及其实质。
4.“冷战”中的热战主要有哪两次?对中美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主体知识: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①美苏合作基础的丧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时的 关系瓦解,关系逐渐 。
②美苏二战后的目标: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实力,确立了_ _的全球战略,把苏联看作其 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把确保______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 ,努力扩展自己的 。
③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都把最终战胜对方的______和______作为目标。二战后社会主义跃出一国范围,在此基础上形成以 为首的 ;美国力图把 推广到全世界,积极推行______、______的政策。
④决策者的推动:美苏两国领导人 、 之间存在严重的 ,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 。
2.兴起的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 在国会发表咨文,公开宣称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 对抗,这就是“ ”。
3.影响:“ ”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 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由此出现了分别以 和 为首的 和 长达40多年的对峙。
二、发展
1.“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对抗
①“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提出后不久,美国 马歇尔提出了 的“ ”,即“____ __ ”。这是“____________”一次大规模运用。
②苏联和 在 年成立了 ,简称 ,与此相对抗。
2.北约和华约的对抗
①北约的成立:美国利用 年美苏“冷战”出现的第一次高潮 ——______危机,为遏制苏联,加强对 的控制,策动西方12国于 年签定了《 》。北约实际上是由 领导的 。
②华约的成立: 年,为对抗北约,苏联等8个社会主义国家签定《 》。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 ,标志着美苏两极 的正式形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一重难点分析tag: 历史 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学习方法介绍,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