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05 浏览次数:560次 栏目:初一语文教案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刈麦》,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刈”是“割”的意思。白居易看敢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又想到了什么呢?(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 (见板书)
---------------------------------------------------------------------------------------------------------------------
二、初步感知
1. 请二至三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正音。
刈 荷箪 童稚 饷田 灼 秉 穗 吏禄
2. 出示思考题,学生读书。
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
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用一个字概括。
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
---------------------------------------------------------------------------------------------------------------------
三、赏析品读
1. 教师明确:炎炎的烈日下,辛勤劳动和农民却不知热,他们珍惜这劳动的时光。作者真实的写出了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变态心理。
2. 教师明确:一个“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教师明确:作者在深深的自责,暗自惭愧。由农民生活的痛苦想到自己、想到高官的舒适生活。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
四、总结扩展
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就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
五、课后学习
以“你看……”开头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一百字以内)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习《破阵子》,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播放录像:
金兵入侵,战火弥漫,北方沦陷区老百姓流离失所;南宋统治者在西湖边醉生梦死的对比情景。
2、教师导入:
面对此情此景,一位位爱国将领、一个个仁人志士站了出来,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事迹流芳千古;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爱国文人为飘摇的河山呐喊,留下一首首不朽的诗词。
今天我们要走近南宋的一位杰出爱国词人,他负有凌云壮志,他不仅写得一手好词,更有一身好武艺,他曾驰骋沙场,血刃侵略者。他——就是辛弃疾(图像出示),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他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词《破阵子》(出示词句)
----------------------------------------------------------------------------------------------------------------------
二、诵读欣赏
1、 教师范读
2、 学生朗读
3、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诗句
----------------------------------------------------------------------------------------------------------------------
三、发挥想象,感受词的豪壮。
1. 在音乐中感受战场氛围,练笔:壮观的古战场的情景
2、把写出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带回词中,读出词的豪壮。
----------------------------------------------------------------------------------------------------------------------
四、深入理解,感受词的悲壮。
1、 过渡:作者为何有“可怜白发生”的感叹?
2、 了解辛弃疾人生经历,谈谈对“可怜白发生”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3、 从“可怜白发生”引至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预设:作者认为君王的天下事是什么?(收复失地,重拾河山)
而此时君王正在做的事是什么?(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出示《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