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苏教版八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2-26 23:15:34   浏览次数:552  栏目:初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quxue6.com 苏教版八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各篇文章所流露的对花草树木以及鸟兽鱼虫的真情。
2、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3、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和写法,学习在记叙和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4、利用图书馆、网络,积累有关介绍人与环境方面的知识。
5、开展有意义的视听活动,提高视听效果。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苏州园林》 2课时
《都市精灵》 1课时
《幽径悲剧》 2课时
《明天不封阳台》 1课时
《治水必躬亲》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标点符号的修改 1课时
写作 3课时
视听活动 1课时
单元内容:
本单元五篇文章都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倡导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苏州园林》由总到分地介绍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达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叶圣陶先生娓娓道来,让人觉得身处优美的大自然中,不能不为建筑师巧夺天工的技艺而赞叹。
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从小处落笔,往大处拓展,有感于某些现代城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明天不封阳台》记叙了“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事情虽小,但作者却拥有一颗慈悲之心,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治水必躬亲》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可感的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影像,激发语文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学习本单元,除要领略作者表达观点的技巧,还要学会欣赏雅致的语言,并将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起始课)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单元课文内容。
2.依据单元提示、课文练习和自己的体会,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今天让我们一道走进“人与环境”的篇章,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去倾听大自然的呼声。 听讲
2 速读单元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1)本单元的5篇课文,分别从哪个角度来写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的?

(2)你能向全班同学讲一个人类和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事例吗? 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先小组讲,接着代表上台讲述,最后点评。


合要求就行,重在鼓励,目的是拓宽视野。
3 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依据单元提示、课文练习和自己的体会,大致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集体讨论,做到基本一致。 参见单元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苏州园林》(一)
学习目标:
1、能了解作者的思路,列出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2、能通过阅读比较说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在。
3、能学习作者用多样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特征。
4、能通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爱美爱国的情感,形成对创造人与环境协调美的初步看法。
课前学习:
通读课文,通过各种查阅、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
课堂学习: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播放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片和音像资料,配以江南风格的音乐。看后,由学生谈自己所看到的苏州园林后的感受。之后,导入新课,看看叶圣陶先生心目中的苏州园林是什么样的。 欣赏图片和音像资料
2 整体感知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圈点勾画,利用页下注和手头资料(包括词典)解决疑难字词。
(2)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或局部的印象,和刚才看的图片音像资料作比较。 读课文,作讨论,后明确。

3 组织交流、评价
教师关注:评价的准确性,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生成的问题。 交流,相互评价
4 研读课文:
(1)找出概括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句子。
(2)课文中先后多次提到“图画”,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些句子。
 

阅读,勾画句子。

5 组织交流。 交流。
6 这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告诉我们苏州园林色彩的美,结构和布局的美,体现出园艺家的独具匠心。这些句子中,哪些是写整体的?哪些是写局部的?又有哪些是写细部的?

小组讨论。
7 组织交流,归纳出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顺序。 重点阅读3-9自然段,总结、归纳。
8 语文活动:
创设情境:假设你面对一个没游览过苏州园林、也没读过文本的人,请你给他做导游,给他说说苏州园林有哪些特点。 当导游: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择优在全班交流。


课后学习:读罢本文,你对园林建设有什么新的构想?请发挥想象,大胆创新,勾勒出你想象中的园林模样,或画一张草图,或用文字说明。
第三课时 《苏州园林》(二)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共同欣赏了苏州园林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园林,来细品其美。


听讲

2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以优美的古筝独曲为背景音乐,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3)要想把事物说明得好,还要讲究方法,课文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选择课文段落自由朗读。


找出课文中表现说明语言准确的句子,悉心体味。

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3 拓展延伸:
(1)文章的结尾好不好?如果作者不在此结尾还继续写的话,会再写些什么呢?

(2)本文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体现了“美”的特点,你认为建筑的美该怎样体现?你学习本文有那些收益?

[1] [2] [3] [4]  下一页

,苏教版八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