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34 浏览次数:552次 栏目:初二语文教案
5
拓展探究: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水”才要“躬亲”吗?
(2)预设一个不同的声音:在现代社会真的是要“事必躬亲”吗?
请学生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谈一谈对“事必躬亲”的认识。
简单讨论,点到为止
课后学习:
1、背诵课文。
2、探究: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在我们今天有没有这样的人?
第九课时 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独到的发人深思的见解。
课前学习:
1、自读课文并批注读书心得。
2、收集作者资料。
课堂学习: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认识作者。 交流课前学习内容
2 导入:
《大地上的事情》以心灵的承载、博爱的情怀,将散文与生命重新系结。每一段文字既是对实物的描绘,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性片段。今天,让我们也带着一颗博爱的心一起走进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
3 整体感知:
朗读片段,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个片段的内容。 朗读并思考
交流
4 研读课文:
(1)两个片段是这个单元后的“文笔精华”,读读片段,想想这两个片段为什么可以称为“精华”?
(2)本文语言高度凝练、耐人寻味。两个片段中,有哪些语句深深吸引了你?为什么? 默读并思考
小组交流
再读并作赏析性批注
5 组织交流,作点拨归纳。 交流
6 小结:
两个片段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用他所特有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他对鹞子、对人类和地球的观察与感受,启示我们要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这实际上也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课后学习:
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彩语段。
第十课时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修改
训练目标:
1、明确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进行标点符号的修改。
课堂学习: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激趣导入:
选择一个有关标点的故事导入。 听故事
2 自读领会,明确修改重点。
想一想:专题训练中所举的例子,我们自己平时遇到过吗?看到过吗?现在能避免吗? 自读,明确常见的几种误用的情况,了解修改的方法。
3 组织交流标点符号运用的规律。 交流学习心得。
4 修改实践:
(1)课后提供的修改练习,其标点符号的运用误在哪儿,怎么修改?
(2)你能否把他人平时用错的地方修改过来?
专题训练
同桌间互改习作
课后学习:
修改2-3篇自己的文章,着重修改标点符号。
第十一、十二、十三课时 单元作文
训练目标:
1、能在自己的记叙文章适当地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增强表达效果。
2、能按语段修改的要求修改他人的文章。
课堂学习: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第一课 1、1.导入
回顾本单元文章写作上的成功之处
2.布置学习任务,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
回顾本单元文章写作特点
阅读,思考,议论
第二课 写作实践,自评 写作,自评
第三课 互评,作文讲评,好文章推荐。 互评,听读
课后学习:
自己再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工整。
第十四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视听活动
活动目的:
1.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学习更有效的视听。
2. 在视听中学会交流与评价。
课堂学习: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游戏导入。
(出示如下一组数字,时间约5秒)现在请问,这组数字中有多少个5?有多少个8?
附数字组合:
5 8 14 12 17 8 6 18 19 5
8 21 23 8 5 10 5 22 17 8
12 11 5 8 4 14 6 9 5 16
24 8 8 16 9 19 14 5 5 8
参与活动,思考:为什么两次都每回答得问题?
2 组织评价小结。 总结经验、阅读知识短文,归纳出提高视听质量的要领。
3 听记接力赛,比一比哪组信息获取最准最快。 参与活动,公布信息内容,决出优胜组。
4
5 布置任务:观看短片设计剧情对话
组织交流。 看短片,小组合作设计剧情对话并进行配音表演。
发表自己的视听效果。
6 组织评价。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课后学习:
印发一组漫画,请学生为漫画配解说词。
tag: 单元教学 初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