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5:34 浏览次数:552次 栏目:初二语文教案
(3)近两年,苏州市斥巨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对于这一做法,你持什么态度?
小组讨论
思考、自由发言
思考、讨论
4 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听讲
课后学习: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创造人与环境的协调美,刻意追求自然之趣,你居住的小区在这一点上做得怎样?你想如何来重新设计你居住的小区,让她更充满自然之趣呢?请把你的设计方案写出来。
第四课时 《都市精灵》
学习目标:
1、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能从文章中的抒情和议论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3、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课前学习:
1、通读全文,查字典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查阅资料,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
课堂学习: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情境导入:
设置情境,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是对人类破坏环境的声讨,这是对人类爱心回归的呼唤。你对当前的生存环境是如何认识的?有什么样的想法?
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来感受都市精灵们的处境,来思考人和自然如何相处这个主题。(点击多媒体课件1、2、3,出示课题) 看画面,听讲,畅所欲言。
2
3 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2)“精灵”原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你读了课文后对这个词是否有新的认识?为什么?
(3)作者在文中谈论了一个什么话题?流露出了哪些情绪?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2、都市动物减少乃至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说出几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吗?(点击多媒体课件4)
组织交流(点击多媒体课件5、6、7、8、9、10)
大声朗读课文
思考
做读书卡片
自由发言,交流
4 信息扫描:
(1)找出描写生动的句子:
(2)议论精辟的句子:
(3)“都市精灵”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点击多媒体课件11)
研读课文
作批注
5 组织交流(点击多媒体课件12、13、14) 思考、讨论
6 讨论交流:
(1)你认为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2)围绕主题,作者选了哪些材料来凸现主题?
(3)这么多材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和方法把它们串联起来的?(点击多媒体课件15) 阅读、思考
7 组织交流(点击多媒体课件16、17)
交流
8
质疑探究:
(1)乌鸦本是喧闹之物,可课文第四段却说:“它们……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为什么?
(2) 文末中的“与狼共舞”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点击多媒体课件18)
自由发言交流。
畅所欲言
9 请您欣赏,请您思考:
(1)你认为人类在哪几个方面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2)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该保护野生动物?
(3)你心目中理想的人类家园是怎样的?
(点击多媒体课件19—26)
欣赏、思考
10 拓展延伸:
(1)你所知道的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2)你所知道的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点击多媒体课件27—34) 交流后欣赏图片
11 情境对话:
(1)“我”想对人类说:
(2)“我”想对动物说:
(点击多媒体课件35) 进入情境、想象、交流
12 自主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点击多媒体课件36)
自由发言
13 课外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十年来我们身边动物的种类和的变化情况,并写成调查报告(点击多媒体课件37)
明确要求
课后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十年来我们身边动物的种类和的变化情况,并写成调查报告。
第五、六课时 《幽径悲剧》
学习目标:
1、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堂学习: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激趣导入:
这是一个发生在2003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的故事。一只小鸟被一个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鸟儿堕地身亡。接下来的一幕让世人震撼:击中小鸟的运动员神情沮丧,马上终止比赛,跑到小鸟跟前,毫不犹豫的双膝跪地,双手合拢,表示忏悔。他那深深的一跪已经成为经典的一幕让世人永远难忘。他那深深的一跪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一幕让世人震撼呢?……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同样关爱生命,而且情感更加丰富的作家季羡林,随他一起走《幽径悲剧》。
听故事,思考后交流
2 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思考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悲剧?
(2)原先你一直以为什么样的事叫悲剧?
(3)指名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
朗读课文,思考,交流
3 感受藤萝之美: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那么藤萝有多美呢?美在何处呢?
(1)讲讲古藤美在哪儿,该怎样读?
(2)指名读,齐读这一部分内容。
小结:幽径上的这棵藤萝不仅有形有声有色,可观可闻可嗅,而且还是真、善、美的化身。
(3)本文实际上写的是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作者为什么从幽径、古藤萝的美写起?
读后自我评议,同学评议。批注。
齐读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略它们的美丽,思考、交流如此写法的用意与好处。
tag: 单元教学 初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