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43 浏览次数:448次 栏目: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动手操作活动,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归纳总结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3、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4、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观察、操作、概括、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数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引出直线。
师:从火车的轨道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有没有看到过火车的轨道?
生:已经看到过火车。
师:火车的轨道是怎样的?
生:两旁是笔直的铁轨,中间是横的水泥条。
师:我们先来沿着这边上一根铁轨来画一画,然后你说一说。
生:笔直、无线延伸。
师:这条铁轨我们可以近似于用直线来表示(板书)。
2.引出线段
师:我们来看斑马线,斑马线是怎样的?
生:一段一段的
师:它跟铁轨有什么不一样?
生:铁轨很长,而斑马线只是一段。
师:斑马线我们可以用线段表示,因为斑马线只是一段,所以我们两旁加上两个端点。(板书)
3、引出射线
师:我们来看这张图,我们看到了这张图上的灯光是怎样的?
生:灯光是笔直的,能向一旁无线延伸。
师:这一条灯光线我们可以射线表示,能向一旁无限延伸,所以我们只有一个端点。(板书)
4、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线的认识,认识直线、线段、射线。(板书)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名称,我们现在来研究他们的特点。(1)先自己说一说直线、线段、射线的特点。(独立思考3分钟)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对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
(3)用自己的话写出直线的特点,线段的特点,射线的特点。
2、我们已经知道了直线、线段、射线的特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读直线、线段、射线的方法。
(1)读直线
师:为了方便读我们在直线上取两点,怎么读?
生: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
师:如果取C点、D点呢?
生:读作直线CD,或直线DC 。
师:这两点是不是端点为什么?生:不是
(2)读线段
师:因为线段上有两个点,所以我们只要加上字母AB,怎么读?
生: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3)读射线。
师:我们看射线已有一个端点是A,所以在没有端点的地方加上一个点B,读作什么?
生:射线AB。
师:能不能读射线BA呢?为什么?
生:因为射线AB表示能向B的方向无限延伸。
三、实践活动、体会规律。
1、我们拿出自己做的学具,
来转一转,你有什么体会?我们来画一画,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过两点画多少条直线呢?
2、我们把书打开来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那一条路最短?(线段AB这条路最短)
四、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1、数一数
师:这里面有多少条直线,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
2、看一看,量一量。书P15第1题。
比一比哪一小组是优胜组:第一组中的两条线一样长吗?第二组中的两条线一样长吗?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学得愉快吗?
教 学 反 思
由于本课教学内容是线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这种课会很死板不活跃,体现不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其实不是这样的。经过我的教学实践,听课老师们认为学生学的实在、活泼、自主探究新知。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不容易掌握它们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我是这样预设以下情节的: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火车的轨道是怎样的?斑马线是怎样的?等等这样的问题能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发散性思维。我们从日常生活体验数学知识,如从三个图形中归纳总结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中的事例到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符合学生发展的认知体系。这样的情景设计即完成了衔接了新课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小组合作前,我先是让同学们看到直线、射线、线段以及结合图上,说一说三种线的特点(独立思考3分钟),用自己的话说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对三种线的理解到底是怎样的,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完全在学生开放的情景模式下展开。有的教学搞小组合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是不完美的,是不以不同学生发展为基础的。假如说在小组合作前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这往往是优等生的专利,而后进生只能是跟着走路没思考。在小组合作4分后时我也和同学们互相交流说一说,逐步引导从端点、长度、与直线的关系中说一说。学生完全开放学习后要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轻负高质是现代教学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不能脱离这个目标。
三、实践活动、体会规律。
让学生动手操作,体现了学生自主性。从学生自己玩中体会通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从学生枯燥乏味的教学中解脱出来,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的有滋有味,发挥了学生自己应有的个性特点。
四、综合运用、感知提升。
在综合运用上我考虑了新教材学生们忽视的内容是在同一直线上点上几点数一数这里面有多少条直线,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设计进去,因为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做这类题学生很容易做错,而且通过这一联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新知,加深学生对三种线的认识。在看一看中学生很容易把线段看错。搞一个小游戏,从而把本课气氛推向高潮完成一个精美的结局。
tag: 北师大 教学反思 数学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