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7:05 浏览次数:577次 栏目:初三语文教案
五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布置学生准备个人“成长”的小故事,查阅作者曹文轩的资料,阅读作品《草房子》。
2、学生准备:能够主动的阅读课文,准备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
六、教法与学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的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激趣、启发、点拨式教学。以孤独的含义为切入点,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品味文中人物的“孤独”。采用讨论探究法,走出文本,联系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倾诉自己的“孤独体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感悟人生、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品德。
为此,我按照教法与学法相统一的原则,作如下的教学流程设计:
自读课《孤独之旅》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教法)
1.从佛教故事导入新课。
2.锻炼学生快速阅读能力,梳理故事情节。
3.启发学生,领会杜小康的“孤独”。
4.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quxue6.com网 www.quxue6.com]鉴赏文章的能力,认识环境描写的作用。
5.体会“成长”,激起情感共鸣。
学生活动(学法)
1.了解孤独之义,在聆听中体会。
2.快速浏览文章,提取故事主要情节。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杜小康的“孤独”
4.鉴赏文章,体会
环境描写的作用。
5.感受杜小康的“成长”,交流成长的感受。
七、 我的教学简案
(一)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约 10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讲故事, 由故事引入对“孤独”含义思考。 |
1.了解孤独的含义,并思考。 |
2.检查课前学生通读文章情况,概括故事内容。 |
2.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整体认知,概括故事内容。 |
3.再次浏览课文,根据概括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
3.锻炼快速阅读的能力,提取故事主要情节。 |
tag: 年级语文 初三语文教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