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26:40 浏览次数:577次 栏目: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的基本特点,逻辑推理是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数学问题都离不开逻辑推理。而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学习数学必需的、非常重要的基本数学素养,直接关系到孩子数学学习的程度。
在数学竞赛和数学游戏中,有些不需要太多计算、很少涉及数量关系,但需要通过推理作出正确判断,这类判断、推理问题,统称为逻辑推理问题。逻辑推理问题主要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的条件组成,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根据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推理,排除不可能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在逻辑推理问题中,对于任何事物的肯定或否定都要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学习此类问题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进行逻辑推理时,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基本规律:
一、矛盾律。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对同一结论的推理不能自相矛盾。即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
二、排中律。在逻辑推理过程中,一个思想或为真或为假,不能既为真又为假,也不能既不真又不假。即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误的。
三、同一律。在逻辑推理过程中,同一对象的内涵必须是确定的,在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概念都必须在同一意义下使用,不许偷换。即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自始自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
逻辑推理问题的条件往往很杂乱,涉及对象多,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一般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只能通过基本常识,经过全面、周密的分析,严谨的推理,排除矛盾,去伪存真,逐步得出正确判断。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一、列表画图法。
某些逻辑推理问题,涉及对象很多,每个对象又有几种不同情况。这类问题可以用画表格、连线的方法整理信息,把题中错综复杂的信息条理化、有序化,方便推理。
还可以把题中的信息转换成几何图形或集合图,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使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更清晰,便于说明问题。
列表、画图整理信息,是解答较复杂逻辑推理问题的最常用的、非常有效的一种解题方法。
二、假设反证法。
先假设题中给出的某种情况是正确的,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推理。如果推理导致矛盾,则证明此假设是错误的,再重新提出一个假设继续推理,直到得到符合要求的结论为止。
三、枚举筛选法。
即不重复,不遗漏地将问题中的有限种情况一一枚举,然后对各种情况逐个检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情况,逐步归纳树立,找到正确答案。
tag: 逻辑推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