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30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②《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目的
2.评价:积极作用,不足 21-22
③天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西征
目的: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经过:1853赖汉英、1855年石达开
意义: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2、东征
目的: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经过:1856年,秦日刚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后秦日刚同石达开会师,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
意义: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④《资政新篇》
1.时间:1859
2.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3.基本内容:政治、经济、文教、外交
4.评价: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迫切愿望;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⑤天京变乱与重建领导核心
1、天京变乱
原因:
领导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革命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益减退,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性质:
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经过:(略)
影响:使天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清政府乘机反扑,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是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也是太平天国由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2、重建领导核心
天京变乱之后,洪秀全任用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封他们为英王、忠王;封洪仁gan为干王,总理朝政。
⑥太平天国运动的防御战
1、1858年,陈李合作  打跨清军江北大本营     三河镇大捷
2、1860年,陈李合作  攻破江南大本营
3、1860年,李秀成   东征苏南    进攻上海   洋枪队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
4、1860年,陈玉成   安庆保卫战   安庆陷落  陈玉成就义
⑦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的陷落
2.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战略失误(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教训: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主要功绩(略,27)
(5)新思想的萌发
1.原因:(1),学术界旧的思想的束缚——程朱理学,乾嘉学派;(2)民族危机的出现;
(3)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4)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和倡导“经世致用”思想(5)鸦片战争的影响——直接原因
2.含义:向西方学习
3.表现:(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容、评价(进步性、局限性)。(3)姚莹和徐继畬(4):《资政新篇》。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洋务运动
①洋务派与顽固派
原因: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各自代表:洋务派: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顽固派:倭仁等
各自主张:洋务派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顽固派主张因循守旧,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因而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②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原因: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中外关系相对稳定;总理衙门的推动; 汉族官僚的积极推行
内容: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代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代表企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
③洋务运动的效果
1、积极方面:
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2、消极方面:
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条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投资者:官僚、地主、商人、
4.分布: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5.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
6.特点:①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布局不合理;
②以轻工业为主,比例不协调;
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④两面性——遭受资本主义列强和本国封建政府双重压迫,对外对内既有革命性又具妥协性依赖性
  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特点:革命性和妥协性
无产阶级:
1.产生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www.quxue6.com: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3.分布: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产阶级企业
4.特点:深受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最强;大都来自农民,易结成工农联盟;集中便于宣传组织和进行斗争;产生的时间比资产阶级要早
 (3)甲午中日战争
①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3)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4)人民起义不断
2.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有利条件
3.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4.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调停”
②黄海、辽东、威海之战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黄海战役: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升和两舰官兵英勇战斗。北洋舰队虽然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辽东战役:日军两路进攻路线,聂士成率部抵抗、旅顺大屠杀。
威海之战: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③《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1. 签定时间:1895年4月
2. 内容:割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款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免内地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