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30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洋务运动
①洋务派与顽固派
原因: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各自代表:洋务派: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顽固派:倭仁等
各自主张:洋务派主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顽固派主张因循守旧,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因而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②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原因: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中外关系相对稳定;总理衙门的推动; 汉族官僚的积极推行
内容: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代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代表企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
③洋务运动的效果
1、积极方面:
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2、消极方面:
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条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投资者:官僚、地主、商人、
4.分布: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5.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
6.特点:①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布局不合理;
②以轻工业为主,比例不协调;
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④两面性——遭受资本主义列强和本国封建政府双重压迫,对外对内既有革命性又具妥协性依赖性
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特点:革命性和妥协性
无产阶级:
1.产生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www.quxue6.com: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3.分布: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产阶级企业
4.特点:深受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最强;大都来自农民,易结成工农联盟;集中便于宣传组织和进行斗争;产生的时间比资产阶级要早
(3)甲午中日战争
①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3)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4)人民起义不断
2.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有利条件
3.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4.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调停”
②黄海、辽东、威海之战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黄海战役:致远号、经远号管带邓世昌、林永升和两舰官兵英勇战斗。北洋舰队虽然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辽东战役:日军两路进攻路线,聂士成率部抵抗、旅顺大屠杀。
威海之战: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③《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1. 签定时间:1895年4月
2. 内容:割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款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免内地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tag: 高三历史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