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30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②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发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③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④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城市兴起。
⑤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⑥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市场、拓展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当地落后思想和制度。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背景:
①社会经济前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日益尖锐。表现: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后几乎每隔10年就发生一次。
  ②阶级基础:工人运动逐渐兴起,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要求科学理论的指导。
    表现:a.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起义。b.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 c.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卢德运动。
  (2)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理论基础 
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②德意志古典哲学:代表:黑格尔,费尔巴哈。贡献:辩证法、唯物主义。三个www.quxue6.com
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欧文、圣西门、傅立叶。
 (3)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2、《共产党宣言》:
①发表:a.1846年建立共产主义者通讯委员会。(比利时•布鲁塞尔)
b.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同盟代表大会。
          c.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②内容:a.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c.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3、《共产党宣言》的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第一国际的成立  1864-1876
(1)背景:①19世纪50、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②1857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③欧洲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并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④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深入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准备了条件。——主观条件
(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史称“第一国际”。
(3)性质: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4)任务:是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声援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反对本国资产阶级斗争,帮助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独立政党。
(5)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传播,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巴黎公社
(1)背景:①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巴黎人民起义(“9月4日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建立了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②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和临时政府屈膝投降,割地赔款。(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50亿法郎赔款)。
③临时政府企图解除巴黎人民武装。
(2)过程:
①1871年3月18日凌晨起义,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
②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占领了巴黎.成立了巴黎公社。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③5月底失败。
(3)革命措施:
①政权建设: a.废除旧军队、1日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b.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罢免。
②社会经济: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4)失败原因: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②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④没有乘胜追击。
(5)意义: ①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②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③公社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④公社战士的精神永垂史册。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俄国1961年改革
1.原因
(1)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之间的矛盾。
(2)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俄国是封建农奴制国家,农奴贫困,没有人身自由,造成国内市场狭小,缺乏自由劳动力。
(3)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惨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不得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1861年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2.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可以得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价赎买。
3.意义、后果
(1)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
(3)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美国内战
1861-1865
美国领土扩张,概况:贩卖、武装颠覆或入侵扩张领土
1.西进运动
(1)发生于独立战争后至19世纪中期,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入侵等手段使美国领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2)对印第安人是一场灾难,但开发西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