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30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
①袁世凯专权与称帝
1.袁世凯专权:
标志: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正式迁京,标志实行专制独裁的北洋军阀政府建立。
表现:政治上,袁世凯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2、袁世凯称帝
经过: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颁布独裁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临是约法》,内阁制改为总统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把自己置于终身总统的地位;1915年底,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
②“二次革命”
1.背景: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通过国会大选成为第一大党。
2.结果:袁世凯刺杀了宋教仁并武力镇压国民党
③“二十一条”
日本政府向北京政府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企图独霸中国。
④护国运动
经过:
1914年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5年底,蔡锷等人在云南起义,通电讨袁,宣布云南独立;1916年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不久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
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概况:工业、思潮、实业家;特点:半殖民半封建特征
③无产阶级的壮大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
①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
背景:3点(108-109)
兴起: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
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
③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积极:111页;
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前期没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没有提出反帝。
(2)五四运动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一战期间,美日侵华,尤其是日本 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国际形势 (2)十月革命胜利
(3)巴黎社会中国外 失败成为导炎线
(1)北洋军阀统治下,阶级矛盾激化,是根本原因
国内形势 (2)无产阶级壮大提供阶级基础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
②五四运动的经过
1.爆发(北京学生) 2.扩大(中心转移、工人阶级、三罢斗争)
释放学生
3.初步胜利 罢官
拒绝签约
③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5点 115页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起因:(五四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影响:一大批先进青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受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1920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中共“一大”召开
时间:1921.7.2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tag: 高三历史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