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30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②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订,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③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
    (2)三国协约:
①1892年,法俄两国缔结军事协定,法俄同盟由此形成,标志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②20世纪初,英国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英法俄三国协约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a.核心:英国。
b.1904年,英法协约——针对非洲(埃及,摩洛哥)。
c.1907年,英俄协约——针对亚洲。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
    (1)爆发:
    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②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1914-7-28
    ③交战双方以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主;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以英日同 盟为借口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而出兵中国山东。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比、日、塞尔维亚等27国
(2)性质:
    ①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②塞尔维亚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3)进程:                          
①第一阶段:1914年,德军的速决战汁划破产,西线转入阵地战。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6年出现了三次大型战役: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俄军夏季攻势。  日德兰海战是规模最大的海战。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③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卜月革命,并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④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一战”结束。
    (4)后果:
    ①大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入门被卷人战争。对人类造成厂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等帝国,削弱厂英、法、意三国。封建的奥斯曼帝国解体。
③战争后期,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尼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5.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
一、近代数学的建立
1、法国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数学的转折点      
2、英国牛顿和德意志数学家分别独立建立了微积分学   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变
二、牛顿力学的建立——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1、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
2、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三、电磁学的成就——为电气时代创造了条件
1、1600年,英国人的吉尔伯发表《论磁体》,研究天然磁石的成就。
2、丹麦教授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3、1831年,英国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
4、19世纪60年代,英国麦克斯韦系统了电子学理论,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5、1888年,德国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理论。
四、化学进步
1、17世纪英国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法引入化学。
2、18世纪末法国的拉瓦锡,否定“燃素论”,提出质量受守恒定律。
3、英国的道尔顿建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4、意大利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
五、生物学的巨大成就
1、英国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
2、瑞典林奈制定了对植物的分类法
3、德意志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4、英国的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物种起源》1859年
5、法国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
六、物理学的新时代
1、德国伦琴发现了放射现象。
2、法国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3、德国爱因斯坦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物理思想的重大革命。
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背景:
1.俄国是一个已具有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国家
2.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3.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4. 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的矛盾。
过程:
1.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结束了。
2.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3.列宁回国后发表的《四月提纲》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因为武器在人民手中,列宁认为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
4.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
5.十月彼得格勒起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其成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推行,1919年形成一种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发展到高潮。主要内容有: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余粮收集制体现了无产阶级在特殊条件下同农民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第二,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宣布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第三,取消商品贸易。第四,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作用: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潮流,把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