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经济领域:经济恢复快了,有些方面还有发展;
思想领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略124)
意义:党史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形成。
2、拨乱反正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消“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了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
①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具体弊端见书P127)。
2.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
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②性质(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一系列环节,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③目的:解放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④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开始):
(1).步骤:
①包产到户(即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改革经营体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③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方向: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2).结果: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5全面展开):(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
(1).内容:
①所有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即(A)国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B)同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等)。
②管理体制改革: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A)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中心内容;
(B)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政企职责分开;
③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政策。
(2).结果:城市经济空前活跃
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对外开放的含义:
①基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②原则:平等互利;
③内容(或方式、途径):扩大外贸;吸引外资;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
④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2).开放的新格局:"经济特区(1980)-沿海开放城市(1984)-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内地" 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③改革开放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农业:①首位;②粮棉世界第一;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7在农村总产值中超过农业产值:占50.4%)
(2)工业:
①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重大工程项目(代表: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 );
②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3)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
(4)科教文: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温饱→小康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十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具体内容见习书
(4) 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
1.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①少数民族社会经济落后的原因: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国民党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
②中共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2.各族人民进入社会主义(1958):
①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和平方式废除剥削和压迫。
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各种形式社会主义经济,1958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民族区域自治: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政治制度。
②意义:(A)实现民族平等;(B)满足少数民族自给当家作主愿望;(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4各民族共同繁荣
1.人民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①从财力、人力物力给予支持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杰出代表:支援西藏的孔繁森);②改革开放
2.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地方工业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
(5)“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①“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1.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2.方针和构想的目的: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979全国人大常委《告台湾同胞书》提出方针。
4."一国两制"的构想(1979):
①邓小平1984明确提出"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②"一国两制"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
③港、澳、台问题的区别;
(A)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B)台湾是唯一可拥有军队的特别行政区。
④港、澳、台问题的相同点:
A)都用"一国两制"来解决;
(B)都设立特别行政区;
(C)都属于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D)都进一步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②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实施
①香港问题解决:
(A)1982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提出按"一国两制"构想收回香港主权;
(B)1984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1997.7.1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香港回归祖国。
②澳门问题解决:
(A)1987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B)1999.12.27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和澳门回归祖国。
(6)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①外交政策
②外交成就:(A)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B)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特别注意(C)新时期外交关系的新成就
第三部分 世界近代、现代史
1.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经济根源: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了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