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30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3)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
一、亚洲的觉醒
    (1)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
    (3)重大事件:
    ①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1907年开始的义兵运动。
    ②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③20世纪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
a.背景:19世纪下半期,印度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他们组织了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要求民主平等和自治。b.1905年出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起了领导作用,提拉克被捕(激进派:主张领导、团结人民进行一切形式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b.领导力量:资产阶级激进派。
c.斗争形式:政治斗争与武装斗争相结合。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这次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勇斗争的高潮,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④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4)特点: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1)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武装起义。
    (2)概况:
①埃及抗英斗争: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七八十年代,英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1882年开始由军官阿•阿拉比领导;结果失败,埃及成为事实上的殖民地。
    ②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年爆发,马赫迪领导“圣战”,赶走国外侵略者。斗争规模大,坚持斗争近20年。最终失败,英国控制苏丹。   
③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1894-1896:a.1894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b.189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立克二世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c.1896年击败意军迫使意大利签订合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的国家。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背景:
①经济上,发展缓慢,封建大地产制盛行;政治上形成考迪罗体制,即大地主的独裁专制制度;文化思想上,天主教会保持着传统的影响。
②列强的经济军事侵略,使拉美实际上沦为半殖民地,拉美人民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
(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
1876年,反动军官迪亚斯发动政变上台执政。(代表大地主天主教会和帝国主义利益),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对人民采取压榨和镇压政策。
    ①1910年革命爆发,推翻了迪亚斯的统治。(农、工、部分军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②国内反革命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又发动政变,建立反个革命政权。
    ③后来,又推翻了美国支持下建立的反革命政权,挫败了美国的干涉。
④1917年制定的新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  内容:国家是一切土地、河流和矿藏的所有者;国家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和油田;国家采取适当方法拆散大地产;斗争工人权利的。
⑤这次革命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气焰。
(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一、19世纪晚期欧美的工人运动
①19世纪70年代逐步走向高潮,罢工次数增多,规模扩大,影响最大的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五一”大罢工。——阶级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领导人和马克思主义宣传家迅速成长起来。——思想基础。
③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工人党、美国社会主义工党等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组织基础。
④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关心和指导。——领导基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 
二、第二国际:1889-1914
    (1)建立:
    ①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通过每年庆祝“五一节”等决议。
    ②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它促进国际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2)活动:
    ①第二国际通过了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共产党指出了行动方向。
    ②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派同第二国际内修正主义进行斗争。
    ③“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内大多数政党倒向本国政府一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1895年,恩格斯逝世,第二国际瓦解。
三、列宁主义诞生
    1、条件:
①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人数大大增加,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阶级基础。
②80年代,普列汉诺夫开始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小组建立——组织基础。
④20世纪初,列宁完成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准备工作。
    2、俄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列宁主义的诞生。(1898年,俄社会主义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①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决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的纲领;大会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一派占了多数。这次大会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
②领导机构:   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
③从这时起,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布尔什维主义,它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④1912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在组织上正式决裂,成为俄国社会主义工党。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根本原因。
    (1)根源: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表现:①法德矛盾,由普法战争导致。
             ②俄奥矛盾,由争夺巴尔干引起;
             ③英德矛盾,由争夺世界霸权引起,并成为帝国主义间主要矛盾。
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①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带有反俄性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