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30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1.原因:彭德怀上书和"庐山会议":彭德怀在党的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改正意见,被毛泽东认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2.经过:
①毛泽东错误发动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
②把他们定为"反党集团";
③进而在全党错误开展"反右倾"斗争,使大批干部党员受到错误批判和处分。
3.严重后果:
①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
②经济上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剧,造成三年经济困难;
③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继续发展,是探索中又一次严重失误。
(二).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1.原因: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困难;
②"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继续发展,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剧,特别使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主要原因);
③连续的严重自然灾害;
④苏联背信弃义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3.严重后果: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③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1960)--经济上纠正"左"倾错误
1.背景:是在1960冬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的基础上制订。目的是搞好经济建设的综合平衡。
2.内容: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调整"为中心,整个工业、农业、事业以及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都要贯彻执行。
3意义:
①标志又重新恢复了八大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一次重要转变,是正确的探索。
七千人大会(1962中央工作会议)--政治上纠正"左"倾错误
1.内容:
①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②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
③会议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2.意义:在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和动员全党为战胜困难而团结奋斗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十年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1956-1966)
(一)、总体评价: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失误严重,成就巨大)。
(二)、成就表现:
1.基本建设投资,建成大中型项目(武钢、包钢;大庆、胜利、大港油田);
2.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3.1965石油全部自给;电力工业增长;
4.英雄模范(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
5.P图上、P表中成就。
(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①“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
1、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具体原因:国内因素:①毛对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错误认识
          ②林江的利用
          ③个人崇拜、个人专断-党的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原则削弱
国际局势紧张:中美关系紧张 中苏关系恶化
2、文革的爆发
导火线:毛泽东支持姚文元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标志:两次会议两个文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966.5.16)和《五•一六通知》--文革的指导纲领。
八届十一届全会(1966.8)和《十六条》(《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革的指导纲领。
②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
1、 全国夺权
发端上海:“一月革命”
扩展全国:
原因:毛泽东和中央文革支持上海造反派夺权
概况: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党政军到各行各业,掀起全面夺权风暴。
后果严重:造反派为夺权而激烈斗争,武斗不断党政机关瘫痪,生产遭到大破坏
2、二月抗争
目的:力图纠正“文革”的“左”的错误
斗争:老一辈革命家严词批评中央文革的荒谬做法
结果:被诬蔑二月逆流,遭围攻中央文革基本取代政治局;掀起迫害老干部浪潮,制造刘少奇案。
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背景;开始;后果
干部下放:“五七”干校;后果
④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971年(重点:九一三事件启示)、1976年(重点:四五运动)
⑤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周恩来、邓小平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
1.“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重要日常工作,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文革”以来最好的局面
2.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整顿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社会逐步趋于稳定,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意义:虽然在“文革”十年里,国民经济严重损失,但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地址,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
⑥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
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70年代开始:"一条线、一大片")
1.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权利:
①内容:1971第26届联大,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力支持。
②意义: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同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我国的统一大业;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及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联合公报)
3.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1972日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定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中日建交)
4.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

 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1)伟大的历史转折
①在徘徊中前进
(1)背景:“文革”结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
(2)徘徊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仍然继续犯“左”的错误;指导思想未变;经济上急于求成。
(3)前进的原因:①邓小平恢复工作、大力整顿,如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指出“科技是生产力”;②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整顿。
(4)前进的表现:                                                 
科教领域:教科卫生事业面貌全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