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学网 - http://www.quxue6.com !

中小学教育试题课件下载管理培训文书写作酒店管理百科知识常识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趣学网中小学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12-26 23:19:12   浏览次数:430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教案大全,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quxue6.com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5.成功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倒幕派力量能够迅速壮大,拥有了较强的实力。
(2)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3)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6.影响
(1)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很快成为亚洲强国。
(3)日本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
(4)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使日本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
(1)原因:
①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根本原因。
②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空前强大。——物质条件。
③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2)概况:
①英国:a.目的:为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b.方式: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势力进行经济扩张。c.在亚洲:到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占领新加坡等地;侵略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d.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 e.在大洋洲:据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f.在非洲:势力侵入埃及。g.在拉了美洲:加紧对新生的拉美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②法国:a.侵占阿尔及利亚;向埃及、突尼斯等地渗透。b.伙同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着手对印度支那进行侵略。
③美国:羽翼未丰,也参加了对中国、日本等国的侵略活动。
④俄国侵略欲望强烈,19世纪以后,同英法进行了激烈争夺。
a.目的:扩大领土。b.方式:凭借军事力量,对周围蚕食鲸吞。
(3)对外扩张的影响:
①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攫取了料,占有市场)。
②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③客观上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
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途径
  (1)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2)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并大量向这些地区输
出工业品, 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在当地建立资本主义企业。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时间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
  (1)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拓展利润更为丰厚的投资场所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对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来说是一个不平等的市场,它的形成给他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它
在客观上也极大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和思想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5) 亚洲革命风暴
(1)背景:
①到19世纪上半期,亚洲许多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②与工业革命前比较,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表现是:
a.目的: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
b.方式: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倾销工业晶,掠夺原材料。
c.结果: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
殖民地:菲律宾(西、美) 印尼:(荷) 新加坡、印度(英) 半殖民地:中国、伊朗、奥斯曼帝国
(2)性质:客观上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3)表现:五次大起义。
①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起义;1825
②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起义;1838
③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建立根据地,实行平分财产和共餐制度;1848-1852
④中国太平天国起义;1851-1864
⑤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4)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
②表达了广大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①英国在印度采取高压手段实行殖民统治,引起了印度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②印度士兵备受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反英情绪日益高涨。
a.同农民的矛盾:剥削农民和手工业者。
b.同士兵的矛盾:强迫改变宗教信仰。
c.同封建王公的矛盾:兼并王公的土地,取消他们特权。
(2)经过:
①1857年,密拉特事件——导火线。密拉特85名士兵公开拒绝使用涂有猪油牛脂的子弹,遭到逮捕。密拉特士兵和人民率先起义,不久占领德里,成立了起义领导机构。
②各地广泛响应,形成占西等起义中心,许多王公加入起义并成为领导者。
③英殖民当局调兵镇压,起义军民奋起抗敌,涌现出占西女王等英雄人物和事迹。
④1859年,起义失败。
a.英国殖民者的镇压:武力镇压(将派往伊朗中国的军队调往印度)。
b.政治分化:承诺不再侵王公特权,地产,改变统治策略,由英国政府直接管理,改组殖民军队,增加英军。
c.封建王公的背叛。  
(3)意义:
①性质:是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土兵为主力、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充分展现印度人民抗击殖民者的决心和勇气。
②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使其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
4.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自然科学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870年后)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
(2)成就:
①电力广泛应用——最显著特点,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相继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2017届高三历史考纲细化复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
评价:
用户名:
相关分类
高三历史教案 推荐